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8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菌株HN-2为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细菌,通过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手段鉴定生防菌HN-2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以杧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作为靶标,其发酵上清液的正丁醇萃取粗提物的活性最好,抑菌圈大小为20.93 mm,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70.62 μg/mL。通过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数据结合基因检测的结果分析发现,正丁醇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脂肽类物质,其中含有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伊枯草菌素(iturins)和泛革素(fengycin)等。通过显微观察发现正丁醇粗提物可以造成杧果炭疽病菌菌丝扭曲、膨大、畸形,从而抑制杧果炭疽病菌的生长,菌株HN-2正丁醇提取物处理后的杧果15 d内未出现杧果炭疽病病状,对杧果果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贝莱斯芽胞杆菌HN-2的主要活性物质为脂肽类物质,其对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原产于美洲,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迅速向北蔓延,对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寄生蜂作为重要的天敌资源之一,在害虫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已鉴定到的9个科170种草地贪夜蛾寄生蜂天敌等进行了分类总结,而后讨论了其在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并围绕草地贪夜蛾寄生蜂寄生因子调控寄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展开详细论述。该研究旨在丰富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资源素材,并为该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去甲基化氮胞苷(5-AZA)的最佳浓度以及影响棉花角斑病菌[Xanthmonas campestris pv.malvacearum(Xcm)]V8电转化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逐一研究,以期获得高效的电转化条件。结果表明,选取100μmol/L的5-AZA驯化处于对数中期的V8制备感受态细胞;保证电压2.1 kV、50μg/mL质粒7μL、4℃预冷复苏培养基SOC、振荡复苏培养4~5 h时,V8的电转化效率高达5×102/μg DNA。  相似文献   
4.
<正>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为姜科植物,原产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具有去除血瘀、消炎和抗癌等多种功能[1]。目前,已被报道的温郁金病害包括叶枯病[2]、白绢病[3]、病毒病[4]等。2017年6月在海南省东山镇种植基地发生温郁金叶鞘腐烂病。主要危害分蘖期的茎基部和叶鞘,从茎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茎基部产生浅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向上延伸至叶鞘;后期形成水渍状、  相似文献   
5.
果胶裂解酶是炭疽菌在侵染寄主过程中降解寄主细胞壁的一类重要水解酶。本研究在杧果炭疽病菌中克隆获得了 3 个果胶裂解酶基因 Cgpel1、Cgpel2 和 Cgpel3,DNA 全长分别为 1 037、1 498、1 089 bp,cDNA 全长分别为 975、 1 380、978 bp,分别编码 324、459、325 个氨基酸,均含 1 个果胶裂解酶保守结构域,均有典型的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其二级结构中 α-螺旋分别占 16.05%、20.26%、16.92%,延伸链分别占 28.09%、21.79%、29.54%,β-转角分别占 5.86%、8.93%、7.38%,无规则卷曲分别占 50.00%、49.02%、46.15%。Cgpel1、Cgpel2 和 Cgpel3 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 C. tofieldiae(KZL77240.1)、草莓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XP-007274932.1)、C. incanum(KZL84476.1)果胶裂解酶序列相似度在 93%以上。qRT-PCR 分析发现,3 个果胶裂解酶基因在整个侵染过程中均持续高效表达,但在漆酶基因 Lac1 敲除突变体中,表达均下降约 90%。可见 Cgpel1、Cgpel2 和 Cgpel3 是果胶裂解酶基因家族成员,序列差异较大,在侵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其表达受漆酶基因 Lac1 影响。  相似文献   
6.
氟硅唑属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渗透性强,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等引起的病害。丰年虫(Chirocephalus)是一类分布广泛且耐高盐的小型甲壳动物,在水产养殖中作为鱼类和贝类的诱饵。近年来常作为农药环境安全评估的模式生物。笔者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氟硅唑对丰年虫卵38 h的半抑制浓度(EC_(50));采用酶活试剂盒测定氟硅唑处理38 h丰年虫(Chirocephalus)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氟硅唑对丰年虫卵38 h的急性毒性EC_(50)为5.228 mg·L~(-1),属于中毒。在受试浓度范围内,随着氟硅唑浓度升高,丰年虫的孵化率降低;在氟硅唑毒性作用下,丰年虫产生了氧化应激反应,与对照比较SOD活性增强,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温郁金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2℃,适宜p H范围为5~7,适宜培养基为燕麦和玉米培养基;持续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菌核形成;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蔗糖和硝酸钠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菌丝和菌核致死温度分别为50℃和55℃。烯唑醇对该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141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而代森锌和百菌清的抑制作用最差,不适合用于防治温郁金白绢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松木材挥发性物质对台湾乳白蚁嗅觉行为的影响,为研发高效诱集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索氏提取和固相微萃取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提取松木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成;从鉴定出的物质中选择8种化合物,使用四臂嗅觉仪进行台湾乳白蚁嗅觉行为试验.[结果]采用索氏提取和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方法分别从松木材中鉴定出45和27种组分.从两种方法鉴定出的化合物中选取8种化合物(α-松油醇、马鞭草烯醇、乙酸龙脑酯、雪松醇、α-蒎烯、桃金娘烯醛、乙酸松油酯和长叶烯)进行台湾乳白蚁嗅觉行为试验,双向竞争试验结果,在1.00 mg/mL质量浓度下长叶烯、雪松醇、马鞭草烯醇和桃金娘烯醛对台湾乳白蚁均具有引诱作用;乙酸龙脑酯和α-松油醇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趋避作用;α-蒎烯和乙酸松油酯对台湾乳白蚁的趋性不明显;四向竞争试验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化合物对台湾乳白蚁的引诱程度不同.[结论]松木材中存在的挥发性成分长叶烯、雪松醇、马鞭草烯醇和桃金娘烯醛对台湾乳白蚁均具有引诱作用,具有开发应用于白蚁饵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一种木麻黄灵芝茎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8年,在海南省万宁市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活立木上发现了一种灵芝茎腐病。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笔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其担子果分离出10株形态相同的菌株,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优势菌株(编号为MMHJF001)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rDNA-ITS和SSU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木麻黄灵芝茎腐病的病原菌为南方灵芝(Ganoderma australe)。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 ℃,最适 pH为7,黑暗条件有利菌丝生长,且在耳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植物浸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抑制法和盆栽喷雾法测定特比萘酚和盐酸特比萘酚对16种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杀菌活性及其对9种植物病害的盆栽防效。结果表明,特比萘酚和盐酸特比萘酚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其中特比萘酚对8种真菌(山茶灰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蜀黍赤霉病菌、茄链格孢病菌、火龙果溃疡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橡胶炭疽病菌和冬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强,8种真菌的EC50为0.03~0.24 mg·L?1,盐酸特比萘酚对山茶灰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蜀黍赤霉病菌、茄链格孢病菌和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强,EC50为0.03~0.22 mg·L?1。盆栽活体实验结果表明,特比萘酚和盐酸特比萘酚对多种农作物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浓度为100 mg·L?1时均能100%控制豇豆白粉病;在浓度为400 mg·L?1时均能够有效抑制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黄瓜靶斑病、黄瓜白粉病和玉米大斑病,防效达到9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